86-21-54190656

MMOG V6解讀之12 | 交付周期的重要作用

發(fā)布日期:2024-01-05瀏覽次數: 信息來源: 天睿咨詢-顏家平

MMOGV6中的1.3.2.4 F2 應規(guī)定并考核機構職責范圍內,整個供應鏈流程中所有環(huán)節(jié)的交付周期(如:原材料采購提前期、生產制造時間、運輸時間和生產準備時間等),包括正常交付周期和加急交付周期。英文稿內容沒有變化,翻譯稿與第五版有所不同,比上版翻譯得更清晰了。

“Lead time”這版翻譯成“交付周期”,第五版翻譯為“提前期”。提前期亦稱“前置期”,指某一工作的工作時間周期,即從工作開始到工作結束的時間。如采購提前期即是采購訂單下達到物料接收入庫的全部時間。而加工提前期則是每道工序生產加工投入開始到批量交付給下工序的全部時間,由準備時間、加工時間、等待時間和傳送時間構成。提前期在供應鏈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關系到供應鏈的速度、成本、柔性化和應急能力。但由于供應鏈的運營一直處于滾動狀態(tài),一般不太被人所注意。只有在建立或者維護ERP系統,在緊急狀態(tài)下,人們才會關注到提前期。而在精益供應鏈做得比較好的企業(yè),會把提前期作為改善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這方面狠下功夫。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條款要求應規(guī)定并考核機構職責范圍內,整個供應鏈流程中所有環(huán)節(jié)的交付周期。企業(yè)要規(guī)定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周期目標,并定期進行考核,這句話的要求非常有針對性。有相當部分企業(yè)有這方面的數據,卻分散在各位工程師手里而且沒有成為流程文件和考核內容。通過實施條款要求,企業(yè)必然會對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上的周期進行匯總,按各部門職責落實管理范圍,每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周期數據進行定義,如采購周期、生產線的加工或者裝配周期等。把周期時間都定義清楚,并且越細化越好,如生產線要細化到每一道工序的周期。從而形成流程文件。通過文件規(guī)范定義各交付周期后,還需將這些數據形成標準或者目標,并列入企業(yè)對部門的考核范疇,定期進行比對和考核。

MMOG所說的提前期,包括了采購、制造、運輸、生產準備。

1、采購是指物料的采購周期。在確定供應商的供貨時,就要與供應商確定每個產品的提前期。在確定供應商的采購周期時,供應鏈或者采購工程師要到供應商現場去評審,了解供應商在供應鏈環(huán)節(jié)上的各個交付周期,并要確認這些周期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千萬不能聽之任之或者“毛估估”,而且在同時要與供應商商量制定合理的成品庫存標準。在此基礎上,提出持續(xù)縮短周期的改善點和方法。由此而來的采購周期可以滿足企業(yè)的需要和客戶的需求。

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2、產品投入生產的時候,要計算制造周期。供應鏈對制造周期比較關注,要研究生產線操作工的每一個動作和機器運轉節(jié)拍,做到人的操作與機器運轉節(jié)拍高度吻合,精益生產提倡“一人多崗”和“U”字型布局,就是為了實現這個要求;研究物料在加工區(qū)和生產線上的流動,精益生產倡導“一個流”的模式,以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研究物料配送方法、路線和頻次,實現物料配送“JIT”;研究上下物料的方法和器具,體現人機工程學在生產中的運用等等。這些運行手段直接影響著生產周期的長短。

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絡

3、運輸周期比較容易理解,一般就指運輸的時間。供應鏈還比較重視的是運輸周期,它對滿足客戶需求,及時交付,降低成本有著重要作用。采用什么樣的運輸工具和運輸方法,對運輸周期和成本有著直接的影響。通常在與客戶和供應商簽訂物流合同時,會將此項內容作為合同條款進行確認。由于運輸的速度與成本是此消彼長的,因此,在追求速度的同時,必須考慮成本。T集團在采購運輸中,采用了水陸聯運模式,雖然在途庫存增加了,運輸周期長了,但成本卻大大降低了,這個好處是非常明顯的。之后,許多企業(yè)也學習和采用了同樣的運輸方法。

4、生產準備是指啟動生產所需的時間,首先是調整排程的時間。生產排程的準備一般是在計劃系統上進行,系統調整更新的速度會很快,但生產線的相應變動就要看生產組織的能力和水平了。其次是快速地清理現場剩余零件和材料,快速清理、快速配送,從而實現快速更換,達到縮短排程準備的目的。生產準備中有一項特別重要的內容,即模具和工裝夾具的更換時間。在豐田精益生產里,對此有專門的描述。快速換模會縮短生產提前期,極大提高生產的柔性化好,提高生產效率。因為采購提前期包括了供應商的制造周期,因此供應商的快速換模對縮短采購提前期也會產生重要的作用。

條款還專門提出“交付周期”要包括正常交付周期和加急交付周期的要求。正常交付周期上面已經進行解讀,這里特別要提一下“加急交付周期”。所謂加急就是在客戶對交付有特殊要求時,如突然要求提前交付或者增加交付量,供應鏈對交付周期是否能夠加速運轉,滿足客戶需求。因此,對供應鏈的交付周期要有一個彈性的指標,即是否可以進行臨時調整生產計劃,優(yōu)先進行生產,以滿足某客戶提前交付的要求,用庫存來滿足生產計劃調整的需求。另外,臨時增加20%(客戶規(guī)定的通常彈性指標)是應該在產能中預先考慮到的,如果產能已經飽滿,可以采用加班,增開生產線等方式給予解決,供應商的物料供應也必須有這樣的彈性。

企業(yè)要按MMOG的要求把這些方面的提前期進行書面記錄。各項工作必須按提前期的標準開展,如果超過了提前期,就要作為偏差情況進行處理,提前期也往往列入日常的考核之中。一般體現在采購交付記錄、生產日報等相關統計數據上。特別是所有工序的換模時間,現在許多企業(yè)已經實現了自動換模和實時記錄,所有記錄要必須有記錄的日期并按文件規(guī)定進行保存。每年定期評審標準和記錄,審核檢查更新。如果某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改善,取得成效并得到相關部門確認后,應按企業(yè)規(guī)定更新標準或記錄。如果能搞一個《企業(yè)提前期大全》,并每年進行評審和修訂,那對企業(yè)效率的提高更有好處。


關注我們 顧問熱線 電子郵箱 TOP